阅读历史 |

第202章(1 / 2)

加入书签

“既然云忍今天没有想要发起大规模战役的想法,那我就先回去了。”

“当然,老规矩。”

“若是这边有新的动静,朔茂,你就拿出我送你的苦无,激活上面的空间印记。”

“我会在最短的时间赶到的。”

虽然说,从云忍那边营地的气息来看,他们并没有什么动静。

可李安时也知道,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

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双方开启大战的契机。

在战斗开始之前,旗木朔茂还可以照看一下绳树等人。

可是,一旦云忍一方的顶级强者出动,旗木朔茂也不得不出手抵挡。

对手是三代雷影的话,哪怕是旗木朔茂,也必须拿出百分百,乃至超出百分百的专注来战斗。

否则,稍有不慎,便是战败身死的结局。

没办法,谁让三代雷影实在是太硬了呢?

旗木朔茂的攻击,能与三代雷影媲美。

白牙刀术,在和三代雷影的“贯手”对拼中,并未处于下风。

可是,旗木朔茂的防御,和三代雷影比起来就差得远了。

三代雷影那边,就算是硬吃了旗木朔茂的刀,也最多就是受一些小伤。

不被斩中要害的话,对于三代雷影来说可能都只算是皮外伤。

可旗木朔茂这边,别说一本贯手了,四本贯手擦着碰着,都能要了旗木朔茂的半条命。

虽然就实力上来说,旗木朔茂与三代雷影都处于同一层次。

但是,三代雷影的数值,可比旗木朔茂高多了。

两人的攻击,都可以算是尘遁之下的最强。

可防御方面,旗木朔茂就是个脆皮刺客,而三代雷影,则是皮糙肉厚,高攻高防的战士!

在这样的情况下,旗木朔茂也就只能与三代雷影一战,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心思来关注绳树等人。

这一点,旗木朔茂也知道。

所以,他也没有大包大揽的说一定会保护好绳树之类的话。

他并不是李安时。

另外,旗木朔茂的战斗方式,也并不适合来保护人。

至少,在同等级别的战斗中,他只能做到歼敌,可一旦他自身都被敌人拖住,便抽不出身来去对其他人进行保护。

事实上,李安时也是如此。

他们两人最擅长的,是将敌人灭杀于对己方造成威胁之前。

只是,李安时做得比旗木朔茂要好。

李安时的飞刀,可以让他能在自己的感知范围内,将所有的一切敌人瞬间杀死。

旗木朔茂的话,则会因为敌人的实力,击杀敌人的时间会有所出入。

若是敌人是三代雷影这样的强者,自己甚至都会被牵制住,不得脱身。

而李安时的话,哪怕是初代目火影千手柱间和宇智波斑两人,现在站在李安时的面前,也说不好他们是否能从李安时的飞刀中活下来。

虽然说,李安时自己也不确定自己的飞刀是否能对千手柱间和宇智波斑造成致命的威胁,毕竟,这两人一个的仙人体恢复力夸张,一人的完全体须佐能乎防御力强大,都不是什么容易死亡的存在。

但李安时也能肯定,自己的飞刀,对于他们两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存在。

死不死的另说,可他们一定躲不开自己的飞刀!

这是,李安时对于自己飞刀的自信!

如日向玲,虽然也得到了李安时的传授,学会了小李飞刀。

可日向玲的飞刀,并没有李安时的这种“刀出必亡”的特性。

倒不如说,李安时的“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也算是李安时在飞刀上的“忍道”。

这份意境,会随着李安时自身对于飞刀的自信而成长。

只要李安时的飞刀从未失手,那么,在李安时的心中,自己的飞刀就是无敌的!

便如同“多情剑客无情剑”世界中,李寻欢在百晓生的兵器谱上的排名是第三。

前面的两位,第一是内力最强的天机老人。

第二位,是金钱帮的帮主上官金虹,他的龙凤双环,便凌驾于李寻欢的飞刀之上。

但是,不管是内力最强的天机老人,还是龙凤双环的上官金虹,在面对李寻欢飞刀的时候,都不敢小看。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这在古龙的武侠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

上官金虹想要破除这个神话,给了李寻欢出手的机会,所以,他没了!

“嗯,我知道。”

“如果云忍那边发起攻击的话,我会第一时间激活空间印记的。”

得到了旗木朔茂的回答之后,李安时对着他点了点头,身影瞬间消失。

……

“真可爱。”

李安时的食指轻轻的在襁褓中小孩子的脸上点了几下,脸上的笑容,也柔和了几分。

这个世界虽然破破烂烂,但是,却也是经常有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发生。

孩子的出生,便是希望的降临。

人类的生命,不过短短几十年。

忍界就更是如此。

哪怕是因为初代目火影带头建立了忍村,忍村中村民们的平均寿命,也不过是三十岁。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最长就只能活三十岁。

长寿的,五六十岁的也不少。

但是,就忍者这个职业来说,十几岁就死亡的忍者数量多的是。

特别是现在正处于战争时代。

当然,经历了半年高强度的战争,能活下来的忍者们,都有了不少的经验。

再加上现在局势逐渐平缓,几大忍村都默契的将大型战役,改成了小队厮杀,伤亡少了很多。

可就算如此,木叶忍者们的伤亡数量,每天加起来也超过了三十人。

在这样的时刻,每一名新生儿的出生,都能缓解木叶的压力,给予战场上奋力厮杀的忍者们继续战斗的信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