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大国科技系统(1 / 2)

加入书签

公元1406年,大明永乐四年七月。

“安南小国,敢伏击大明之军,更是杀我大明之官,罪不可恕,当诛!

朕决议,发兵三十万,攻灭安南!”

南京恢弘磅礴的紫禁城宫殿内,朱棣威严又愤怒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

建文元年,安南外戚黎季犛夺位,于永乐二年向朱棣请求册封,被封为安南国王。

然而同年,原安南王之孙陈天平来到大明,当大明得知原因,调查之后,于永乐四年,也就是今年数月前,朱棣派都督黄中率领五千军护送陈天平返回安南。

队伍之中,前大理寺卿薛岩担任副手,然而在芹站遭遇安南大军埋伏,明军损失惨重,陈天平被杀,薛岩同样被安南所杀。

消息传回,朱棣勃然大怒,然而第一次召集群臣商议此事时,却是被解缙等人所阻,这让朱棣极为不快,甚至对朱高炽都有些不喜。

因为阻拦的人都是支持朱高炽或者就是东宫的属官,可以说都是朱高炽的人。

如今这是朱棣第二次商议出兵之事,但这个语气,摆明了是一点商议的意思都没有。

在朱棣下方,站在武将一侧的最前,次子朱高煦正有些迷茫的打量着周边。

“确定了,我这就是穿越了啊,还是到了大明永乐年间,成了大明的汉王朱高煦。”

至于朱高煦怎么确定的,就是因为脑海中的记忆,都在告诉他如今是大明,不是那个二十一世纪了。

朱高煦都想不通,明明他什么也没有做,就是睡了一觉,醒来就到了这里,他凭什么会穿越啊?

然而如今朱高煦却是来不及思考这些,因为哪怕没有朱高煦的记忆,他可是都清楚朱高煦的结局。

他一个活生生的人,愣是被他的大侄子朱瞻基给直接做成了烧烤。

朱高煦想想那个被烤的场景,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

那可是活生生的炭烤烤死啊!

就想想都是不寒而栗,要是让他这样走一遭,朱高煦说什么也不愿意。

朱高煦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一世,决不能再被活生生的给烤死,他决不能坐以待毙,他必须要改变这个结局!

当即脑细胞开始扩散,全部被动用了起来,然而一番思考下来,朱高煦回忆着以往的记忆,以及自己前世所知道的,他突然发现,留在大明,好像有些不太可能。

他本来坐镇开平,节制武安侯郑亨、武城侯王聪、安平侯李远等人,伺机征讨北元。

却又因为所谓的‘天象预警’,停下所有的准备,又返回宣府屯田,再返回顺天府北平。

然而因为丘福、朱能、王宁等勋贵外戚支持他为太子失败,又被调回南京,成为了大明汉王。

朱棣又在去年,以大宁前卫、济州卫、天策卫为汉王府的三护卫,使得他这个原身再度萌生夺嫡。

想想这些情况,再想想勋贵外戚都是支持的他,朱高煦觉着,哪怕他是太子,他都不能容忍有这么一个弟弟。

本身在军中的威望就无比的高,靖难之中,可以说朱高煦立下汗马功劳,又救过朱棣的命,朱棣偏偏在立储上还犹豫过,他又有这么些支持,谁放心得下?

尤其是他那个大侄子朱瞻基,面对这么一个叔叔,随时都得担心,而要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干掉他。

哪怕他就此隐居,不管大明任何事,朱高炽可能会放过他,但朱瞻基都不会,就因为他的身份,他是嫡子,辈分还比朱瞻基高。

而且他也不想被自我囚禁,来到大明,身为朱高煦,可以说就是大明的第三号人物,他干嘛要自废武功?

朱高煦想着这条路不能走,这完全就是将自己命交到别人手上,这完全不是他想的。

剩下那条路就是争,然而问题是他该怎么争?

朱棣明显是要坚持立嫡立长的,而如今朱高炽也当了近三年太子,地位都稳固了,文官清一色都是支持朱高炽的。

他虽然有勋贵外戚支持,但他上面还有一个朱棣,这些人还能怎么支持?

他能争的,或者是能够做的,就是学李二,来一次大明版的玄武门。

然而问题又卡壳了,朱棣知道他的本事,在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后,就防着他这一手呢。

而且这些支持他的人,可未必会跟着他一起造反。

造朱棣的反?

他在军中再有威望都很难成功,然而一旦等朱高炽继位,他的成功率会越来越小。

毕竟朱高炽也不傻,肯定会有自己的安排,也在防止他来这一下。

前有李二的玄武门,现在又有朱棣的靖难这么一个典范,只要脑袋正常,谁都会防着他来这一手,谁让朱棣带了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