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朱棣与朱高炽的夜谈,承诺(求首订!)(1 / 2)
朱棣心头无比的复杂,当时他还真的没有想到姚广孝说的这些问题,他只知道要做这件事,阻力肯定会不小,毕竟只要涉及到变法,就没有容易的。
新老制度的交替,往往都是血腥的,这点朱棣尤为清楚。
但姚广孝说的这些问题,他也非常清楚,都是他必须要面对的,不仅是外在,还有他的内心,都必须要做好抉择。
大明如今的制度,其实朱棣是知道有一点问题的,但具体是什么问题,他也难以理清,加上如今又还能过得去,他自身不是顺位继承之下,废除了建文时期的政令,一切都沿用洪武时期的制度。
现在摊丁入亩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他眼前,朱棣很是心动,他很清楚,只有实行了这个摊丁入亩,朝廷才能收得上赋税。
但现在姚广孝说的这些问题,是真的让他头疼。
扩大大明疆域,编撰永乐大典,治理大明,这都是他准备的功绩,除此之外,他还准备彻底解决瓦剌与鞑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大明的边患问题,他甚至都已经做好了迁都顺天府,也就是北平的准备了。
那里不仅是他的老巢,更是因为更加靠近北境,能够更加方便他发起北征。
为了迁都,如今都已经让人开始对北平开始改造,开始修建皇宫皇城,疏通运河,保证南方的钱粮能够通过运河运输到北方,从而保障朝廷的国库储备。
他要做的事情很多,如今朱高煦整出来的这个法子,他又不想看见大明变得不稳定,他就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大明,这样才能支撑他开启北征。
“老二啊老二,你可是真会给我出难题啊。”
朱棣心头感慨,完全都没有想过这是他自己既要又要所造成的烦恼,反而将这个罪过推给了朱高煦,让朱高煦又突然背了一个无妄之灾。
想了一会的朱棣,也是整理出了要发起变革会遇到的三个核心问题,也就是姚广孝所提醒他的,但除了瓦剌与鞑靼,另外两个问题,朱棣自己也迟疑了。
推翻朱元璋洪武时期的制度?
如果他是顺位继承的,他还不会多想,但偏偏他不是,朱棣心中也紧张与迟疑。
最终,朱棣喟然一叹,看向姚广孝。
“瓦剌与鞑靼,朕是绝对不会容许他们侵犯大明边地的,鞑靼如今有崛起之势,等朕准备一两年,朕就发兵将他打下去!
这次的事情,不许对外说出去,等咱先解决瓦剌与鞑靼,到时再决定是否要实行这个摊丁入亩。
不过太师你也要做好准备,若是开始实行,到时还请太师能够出山,帮咱最后一次。”
姚广孝看着朱棣竟然向他行礼,心中感动的同时,不敢丝毫耽搁,当即起身回大礼。
“皇上有此大志,贫僧心中也乐于见此,请皇上放心,贫僧若还在,必不推辞!”
姚广孝其实也想看看,朱棣会不会下定这个决心,以及真的下定决心后,将摊丁入亩实行并且成功后,那时的大明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后人怎么评价,他不想去管,他只想看看,到时大明会有何种的不一样。
朱棣看着姚广孝也是笑了,虽然姚广孝隐居是为了怕他猜忌,但姚广孝也确实是最懂他的,尤其是革新的锐意,与姚广孝的年纪完全截然相反。
两人聊了一会,朱棣就离开了。
在朱棣离开后,姚广孝继续前往大殿,开始为徐妙云诵经祈福。
对于徐妙云,姚广孝心中也是敬佩的,在他心中,这是不差于孝慈高皇后,也就是马皇后的皇后,姚广孝是真的希望徐妙云能够好转,但他能做的,也只能是诵经祈福了。
朱棣回到自己的房内,一个人还在沉思着,三个核心问题,解决外患,这本身就是他预定好的。
但藩王与官绅一体纳粮,以及推翻洪武时期的制度,朱棣想了半响,依旧无法下定决心。
“老二啊老二,你为何就不能提前展现出你的这些能力呢,若是靖难成功之时你将摊丁入亩提出来,我就直接实行了。”
朱棣满心感慨,那时有着靖难成功的光环,他要实行这个摊丁入亩,谁敢在那个时候对他呲牙?
谁敢呲牙他就灭了谁,那时的他,可是有着如今所没有的雄心壮志的。
而且那时候大明本来就还乱,再乱能乱到哪里去?
朱棣也只有想想了,哪怕将这事放在靖难成功时,朱棣也未必敢做,就藩王与官绅一体纳粮这一条,朱棣就下不定那个心。
更不用说还要推翻洪武时期制度,真要推翻了,朱棣直接连理由都没有了。
想了一会,朱棣不再去想,既然这事拿不定主意,那就先处理其他问题。
“来人,去将赵王与皇长孙找来。”
“再去将太子叫来。”
朱棣自己下不定决心,他也正好想要看看朱高炽是什么态度。
至于叫朱高燧与朱瞻基前来,纯粹是为了解决朱高煦的事情,徐妙云对他说的那些话,朱棣心中一直都是记得的。
想想这些,朱棣是真的头疼,这几兄弟,都不让他省心啊。
不一会,朱高炽缓缓走来。
“爹,我来了。”
朱棣看着朱高炽双手交错插在袖子里,整个人怂成一坨,顿时没好气。
“这个天有这么冷?看看你这个样子,哪里像是一个太子的样子?”
“爹,儿子这不是怕冷嘛,儿子的身子爹您也知道,这几年一直处理国事,每天就睡两个时辰。
大明百废待兴,儿子身为大明太子,不敢有丝毫懈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