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朱高炽的决定,朱高煦入京!(1 / 2)
朱高炽听着朱瞻基的这番话,心头一时惊讶。
惊讶的同时,心中又更是欣慰,这一刻,他是真的发现,朱瞻基在这个年纪,就展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一面。
平日里游手好闲他现在已经不关心了,现在朱高煦欣慰的是朱瞻基的分析能力,以及在这个年纪就有着自己清晰的主见,这是他很看重的。
朱高炽很清楚,只要不出意外,朱瞻基以后必定会是大明的皇帝,学问知识可以慢慢补上来,但如今展现出来的能力,这不是说学就能够学到的。
“小子,你能说出这些话,我很欣慰,难得你在这个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与主见,说明你长大了。
我告诉你,你爷爷肯定会限制你二叔,你以为只有你怕?你二叔打仗的本事,以及带出去的那些人,你真以为你爷爷放心得下?
你二叔的野心,一向暴露无遗,之前尽管突然改变,似乎放下野心了,但你以为,野心真的是那么容易放下的吗?
人的欲望一旦产生,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尤其是你二叔这样的人,哪怕到了绝路,也不会断了自己的抱负。
如今你二叔只是将野心都藏在了心里,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以为你爷爷不知道?”
“至于你爷爷会怎么限制你二叔,我也想不到,现在你爷爷和之前也不一样了,你自己也要谨言慎行。
你要记住一句话,多说多错,少说少错,要发自内心的认可你的二叔与三叔,不能在你爷爷面前有丝毫其他心思,你如今还太嫩了点,只要你有想法,你不经意间的动作,就会出卖你。
只要不犯错,就是对,你的位置,就会稳固,以后玩可以,但学业也要抓起来,不能让你爷爷对你产生误会。”
“回到正题,本来你二叔回来,无论留下与否,对我们而言都是有利的。
既然你在这个年纪难得有自己的主见,也难得你有这样的孝心,且能够来找我,这次我会竭力帮你。
但最终能否成功,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你二叔回来,肯定会有准备,而且你爷爷心中,也肯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动摇的。”
朱高炽耐心的与朱瞻基讲解着,更是趁机又教导了朱瞻基一番。
其实他之前就想了许久,本来他也有这方面的想法,现在朱瞻基这样说,为了鼓励朱瞻基,他也顺势而为。
最后则是降低朱瞻基的期待,因为这件事他确实没有把握,他无法向朱瞻基打包票,但又必须要在朱瞻基面前保留自己的威严。
若是不保留威严,被自己的儿子瞧不起,那可真是一种不幸了。
朱瞻基听着朱高炽的话,心头无比的激动,因为这事他自己没法做,只能来求朱高炽。
朱高炽答应下来,在他眼中,这事基本就稳了,他又怎么能不激动。
至于朱高炽中间的教导,朱瞻基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中,如今的局势,他也是有着自己的见解的,在他眼中,只要朱高炽的太子稳固,他这个太孙,就是稳固的。
朱瞻基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欣喜的看向朱高炽。
“谢谢爹,那孩儿就先下去了,爹您的教导,儿一定铭记于心!”
朱高炽笑着看着朱瞻基下去,朱瞻基的激动,他看在眼里,哪怕朱瞻基竭力的控制着,但身体细微的变化,逃不过他的眼。
这也是他说的,如今的朱瞻基虽然这次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但还是太嫩了,在他面前都藏不住什么事,在朱棣面前就更别想了。
他可是十分了解朱棣的,谁要是真把永乐皇帝当做武夫皇帝,那才是真的离死不远了。
朱高炽也不再去想,随后又是一声叹息。
其实他对朱瞻基,并不怎么满意,就是因为朱瞻基往日的游手好闲,溜鸡斗狗,与三两狐朋狗友做些荒唐事。
他曾说过朱瞻基,但是反而被朱棣给护犊子,被朱棣给教训了。
因为朱棣自身小时候也顽劣,可以说成才比较晚,朱元璋也是小时候没有读过书,长大后有了势力才慢慢补上来的。
但朱高炽坚持认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他又不敢和朱棣对着干,只能听之任之了。
朱高炽真正喜欢的,其实是另外一个儿子,奈何,他没辙,朱瞻基的位置,他也没法动。
而且立嫡立长,这是规矩,他自己也是这个规矩的受益者。
另一边的朱瞻基在下去后,走在途中,让人准备了热汤,来到一处殿宇,这是东宫处理事务的地方。
“杨学士,黄学士,这么晚了,见你们还在忙,家父让我来送些热汤。
今年比往常都要冷一些,以免冷着诸位,可要保重身子。”
朱瞻基让人给每一个人送出热汤,又添置碳火。
杨学士,如今的左春坊大学士,也兼任左谕德、翰林院侍讲,同时承担递送朱高炽与朱棣之间的文件往来,辅助朱瞻基学业,且不定时为朱棣讲解周易的杨士奇。
黄学士,因解缙被贬,现为如今大明永乐朝右春坊大学士,黄淮。
一众官员听着朱瞻基的话,心中都是暖洋洋的,无比的感动,纷纷起身谢恩。
并不是向朱瞻基谢恩,而是向着朱高炽所在的宫殿跪下谢恩,哪怕朱高炽不在这里,但这里发生的事情,每个人都很清楚,必然会传到朱高炽的耳里。
“谢太子殿下关怀,臣感激不尽,必将用心处理国事,辅佐太子殿下。”
杨士奇与黄淮领衔谢恩,起来后,周边的人逐渐被两人以各种理由支了出去。
“有劳世子。”
杨士奇与黄淮不断与朱瞻基聊着,声音不小,哪怕是在门外的侍卫也能听见。
然而此刻朱瞻基却是在一张空白纸上书写着,纸上的内容很快呈现在杨士奇与黄淮眼中。
黄淮也开始用笔在纸上书写着,以这样的方式,朱瞻基待了一会,全部说清后,那些纸全部被放入火中燃为灰烬。
等其他人将杨士奇与黄淮吩咐的事情做好回来,朱瞻基又停留片刻,才缓缓离去。
而当朱高炽听闻朱瞻基以他的名义给杨士奇、黄淮等人送去热汤,添加碳火,欣慰的笑了。
数日时间过去,京城之外,一支数十骑的骑兵逐渐向着京城靠近,随行的还有一辆马车。
前行的速度虽快,但似乎是为了顾及马车内坐着的人的感受,又有些慢。
直到来到京城前,一行人在领头之人的带领下,缓缓停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