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 各方准备,大明上下难得的团结一致!(1 / 2)

加入书签

杨士奇几人并不是因为解缙的那番话而脸色难看,在他们眼中,如今的解缙,就是一个小丑。

看在同出东宫的份上,他们没有去对解缙落井下石,已经非常的大度了。

解缙在文学上的造诣,他们每个人都确实自愧不如,但一旦不是关于文学,解缙在他们眼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此刻他们脸色难看的是,他们在这里聚集的地点,暴露了,恐怕暴露的时间还不短了,不然解缙怎么知道?

解缙都能知道,朱棣、朱高炽还会不知道?锦衣卫难道比解缙还差?

锦衣卫要是真的比解缙都还要差,恐怕都得被朱棣原地解散了。

“来,我们继续喝茶,难得休闲片刻,可不能浪费了。”

“哈哈,确实如此,人生难得有闲暇之余,休息片刻,就得继续开始忙了。”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的,声音丝毫没有遮掩,能够让门外之人也能听见。

然而很快,几人就降低音量,彼此靠近一些,轻声交谈着。

“这个地方以后不能再谈其他,直言风流,以免消息走露。”

“善,不过此次的事情,还需要尽快定好,如今那位的心思不明,做出来的,未必是真的,但也不是没有那个可能。

我们接下来要开始准备了,等他出来,就开始行动。

此次竭尽全力留下他,从此便再无担忧。”

几人商议的,正是要留下朱高煦的事情。

至于当初这些人想方设法的想要朱高煦出去就藩,现在又要想方设法的留下朱高煦,完全不同的做法,就是因为局势的变化。

当初朱高煦在京城,可是有着极大势力的,背后支持的人可是不少,占据着很大一股力量,话语权不小。

他们在朝中,可以说都得小心翼翼,一旦被朱高煦下手,即便有朱高炽帮他们求情,都很难挣脱。

那时的朱高煦,对他们,对朱高炽而言,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偏偏他们能够反制的手段,有限,全靠朱高煦自己犯错,尤其是朱高煦还随时都有可能掀桌子,他们是真不敢将朱高煦逼得太狠。

一旦逼得太狠,反而是他们会受伤,因为朱棣是不会允许那种情况发生的,他们谁敢挑事太过,朱棣的刀就会挥向谁。

加上朱高煦的势力,真不是他们想针对就能够针对的,朱高煦在朝堂也是有势力的,只是弱小了些,不是没有文官支持的。

那时希望朱高煦就藩,离开京城,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瓦解朱高煦的势力,降低朱高煦的实力。

时间也不用多长,三五年的时间就足够了,而到了藩地后,他们同样有法子能够限制朱高煦。

而如今朱高煦回来,他们想要留下朱高煦,就是因为现在的朱高煦对他们而言没有那么大的威胁了。

加上他们身后还有一个朱高炽可以保他们,可以说只要留下朱高煦,他们再无后顾之忧。

因为朱高煦那大汉的十数万兵马,也将会被逐渐肢解。

一个在大明之外有着十数万军的大明汉王,朱棣不怕,但他们怕啊。

要是建文年间的事再在永乐上演,再来一次,他们所有人都是极为不想看见的。

哪怕如今朱高煦的实力对比起大明其实很弱小,但是万一呢?万一来个朱棣第二呢?

本身朱高煦就极为善战,底下又带去了一票勇武善战的人,一旦再来一次靖难,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自己跑不了,家族、家人都跑不了。

所以现在留下朱高煦,对这些人而言才是最好的选择,留下来的朱高煦既没有了威胁,那个大汉也对他们没有了威胁。

朱棣在位时期,或许不用考虑这么多,但如今朱棣的年纪已然不小,他们不想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最好是能够将其毁灭在萌芽之中。

“唉,这天气真是怪异,按照往年而言,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热起来了才是,没想到还是有些冷。”

“今年天下的百姓日子不好过了,比往年都要冷一些。

现在难民越发的多了,让夏元吉多调拨一些钱粮,夏元吉这个户部尚书是真的扣搜。

不过朝廷的钱粮确实艰难,这事我们还得再想想法子才行。”

几人一会密聊,一会放开声音,说着对国事的担忧。

赵王府,朱高燧看着下发的圣旨,一脸的疑惑与沉重。

“老爷子,你到底是想做什么?之前老二出去,你想留下他,只是被娘阻止了。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你当真舍得再放老二回去吗?”

朱高燧始终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如果朱棣真的不想朱高煦回去,那就不会特意宣传朱高煦的孝了。

如今朱棣的做法,在朱高燧看来,就是已经没有了留下朱高煦的心思。

这个局面,是他极为不想看见的,他是必须要留下朱高煦,他才有后面的希望。

不然他的机会渺茫,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朱高燧格外的看重。

要说大明谁最想要朱高煦留下来,他朱高燧要是说第二,都没人敢说第一。

“顾晟,你说,皇帝这个圣旨,代表着什么?”

“禀殿下,小人不知,但小人知晓一点,圣心难测,殿下所见,未必为真。

此事有真有假,小人无法分辨。”

顾晟,朱高燧赵王府长史,是朱高燧的绝对心腹,基本朱高燧的决策,顾晟都有参与,并且还为朱高燧出谋划策。

朱高燧听着顾晟的话,直接乐了,圣心难测,他所看见的,未必是真的,此事半真半假,他难道不知道?还需要顾晟来说?

看似说了,又什么也没有说。

朱高燧也没有去怪罪顾晟,分析朱棣的想法,对于顾晟而言,确实太难了点。

分析不出来,虽然代表着不是那么有用,但要是真分析出来了,他反而得思考怎么重新对待顾晟了。

人可以聪明,但太过聪慧,就不好了,连朱棣的心思都能被猜出来,这样的人,用则用,防也得防了。

朱高燧坐在椅子上,淡然喝下一口茶,看向顾晟。

“本王想要汉王留在大明,留在京城,你觉得本王该怎么做?”

朱高燧直言不讳露出心声,顾晟知道他的事已经够多了,他也不在乎再多一件,而且除了顾晟,他也找不到其他人可以谈论这些事情。

顾晟这次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皱眉沉思起来。

半响,顾晟恭敬的看向朱高燧。

“殿下,如今皇上的想法还不明朗,小人建议不应直接提出留下汉王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