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扩张之后的融合,教子(1 / 2)
回返大汉的船上,朱高煦坐在船内的房内,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
此刻的朱高煦,正在看着自己的系统,这一次的扩张,给他带来了不少荣耀点。
原本只有几个月自然增长到的接近三千荣耀点,如今已经达到接近两万,达到一万八千三百多。
这次灭两国虽然得到的不多,和灭吴哥王朝的比起来差了一大截,但这两国疆域都还不大。
且人口也不怎么多,能够增加差不多一万五千荣耀点,朱高煦很知足了。
“可惜啊,就是距离想要兑换的,还要差一些,再来一万荣耀点就好了。”
朱高煦一时有些遗憾,想要的如今还是没有办法去兑换。
现在他只希望刚打下来的这些地方,在后续发展时能够为他提供荣耀点了。
回到大汉,朱瞻壑与李定荣带着大汉文武前来迎接。
“恭贺父王/大王大胜而归,再为大汉开疆扩土!”
“哈哈,快起来,大汉疆域扩大,并非某一人之功,也离不开你们稳固后方。”
朱高煦将朱瞻壑与李定荣扶起来,看向两人的目光,尤为欣慰。
简单交谈几句,一众人回到宫内,一番交代后,朱高煦留下李定荣,其余人包括朱瞻壑尽皆退了下去。
“定荣,期间可有发生什么事情?一切可还顺利?”
朱高煦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后方的稳定,这次出征,基本没有什么重大消息传到他这里来,他一时都不知道是真的没有事情,还是李定荣等人怕他分心。
李定荣闻言,刚才还严肃的脸上,顿时浮现出笑容。
“王爷,确实有事,不过是好事情。
之前的高产水稻,如今在大汉差不多全面铺开了,现在正在让占南省、南河省、南山省、北山省都已经开始种植。
后面等原本吴哥王朝之地稳定下来后,也会逐渐开始种植。
臣带人预估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差不多就可以让各地都种上高产水稻,全面覆盖原本的低产水稻。”
朱高煦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欣慰的笑了,杂交水稻的推广,如今总算是初见成效了。
这个速度,尽管已经很快了,但朱高煦仍旧不满意,一年三熟,差不多接近两年时间,如今也只是让开始全面推广种植,朱高煦哪里能满意。
但朱高煦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再用荣耀点去兑换稻种出来,如今荣耀点也经不起他那么造。
“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这件事要全面盯着,尽快全面推广开来,也不要藏着掖着了。
吃的尽量还是用原先的稻米,杂交水稻尽量全部留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汉各地都能种上这个水稻。”
朱高煦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将杂交水稻完全落定,才能解决大汉的粮食问题。
“王爷放心,臣已经在这样做了。”李定荣兴奋的应下,随即继续道:“还有一事,如今除了王爷新攻下的满刺加与苏门答刺国,其余之地已经在开始进行治理。
另外臣发现除了占南省与南河省,这些地方汉人都相对比较少,不是那么多,臣认为可适当迁移部分汉人前往。
虽然这些地方也有使用汉字,也有部分人知晓汉家文化,但迁移汉人过去,会加快这个过程推进的时间,还请王爷抉择。”
朱高煦一愣,没有想到这事居然被李定荣给提了出来,瞬时笑了。
“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我也正要跟你说这事。
人口的迁移必须要进行,不过却不能是单方面的迁移要相互进行迁移。
今后吴哥王朝之地划分为三省,中部以西,为泰西省,中部以北加上中部大部分地方,为泰北省,中部以东,以及南部、中部的些许区域为泰东省。
满刺加国为峡北省,苏门答刺为峡南省。
你下去后做好详细划分,做好之后交给我,由我审批后立即生效。
而人口的交换迁移,则是从汉京省、清化省、广治省总共迁移三百万人,泰三省迁移一百万,峡北省与峡南省各迁移五十万。
随即也要从泰三省之内迁移五十万人,峡二省各自迁移三十万人出来,分别安置到汉京省、清化省、广治省内。
占南与南河两省,此次不参与人口迁移,之前迁移过去的汉人已经足够了。
这件事你尽快落实下去,尽量从海上运送迁移,耗费的钱粮要少一些。
期间大汉不会再对外发起战事,我会让海军全面配合这次人口的相互迁移。
你也不要怕消耗钱粮,这是为了加快融合所必须付出的,只有这样相互打散,不仅可以维持地方的稳定,还能让那些地方尽快融入到大汉中来。
疼一时,好过一直疼,你明白吗?”
这个方案,朱高煦也是想了很久,回来的路上,他就一直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人口的相互迁移,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人聚团保暖闹事,以及汉字、文化的推行受到阻碍等等问题。
而从之前大汉三省迁移过去的汉人,对大汉都是绝对认可,对他以及大汉绝对忠诚的人。
这些人去往那些地方,会带动那些人逐渐认可大汉,逐渐彻底融入到大汉,再加上教育部进行的汉字与汉家文化的推行,以及这些地方本身就对汉家文化有一定的接受度,融合的进度会更快,同时又能保证主体。
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都有一部分平原之地,也就是土地肥沃,或者可以建设港口的好地方。
这些地方,正好可以迁移汉人过去,再留出一些分给当地的人,还能再收一波人心。
只要这些落实下去,大汉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控这些地方。
李定荣听着朱高煦所说,心头格外的震惊,他是真没有想过,还能这样做。
朱高煦说的,李定荣思考片刻,就无比的赞同。
在他看来,这个法子,确实可以加快融合,让这些地方彻底成为大汉的疆域。
“王爷,这个法子太妙了,不过是多付出一些钱粮罢了,臣坚定支持!”
朱高煦并没有意外,哪怕李定荣反对,他也是会实行的,除非李定荣有更好的反对理由。
如今同意,正好。
随即朱高煦接着道:“这件事就尽快落实吧,不过对那些地方的人,也不可过于宽仁,若是有不配合,闹事者,甚至反抗的人,通传下去,直接斩首示众。
若是聚集起来闹事,直接联系驻军,就地消灭!
并且告诉他们,在没有真正成为汉人之前,不能享受汉人的赋税待遇。
只有入籍者,由官府统计登入,才能算是汉人。
而要入籍,必须要对大汉做出贡献,这套模式,不能丢了,不然会让许多百姓寒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