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0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1 / 2)

加入书签

根本不用担心加油的事儿。

沈琰先打量了一番卡车的外形。

接着就爬上了驾驶室。

驾驶室的座位采用1+2座椅布局。

主驾驶用的是舒适度更高的绒布座椅。

侧面还有多角度靠背调节功能,尽可能让司机坐得舒服。

左边是时速表、水温表,右边是转速表、油量表。

中间还有个醒目的双回路气压表。

保证车辆行驶时各种功能都能清晰显示。

当然,这款车在仪表盘上也注重主动安全性。

特别是液晶显示屏两侧的左、右转向指示灯。

能减少无故开启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驾驶室里。

最实用的两个设计就是收音机和空调了。

在那个年代。

大部分货车都没有收音机。

想一边开车一边听歌,根本不可能。

一方面,汽车上多装个收音机。

就得多花一份成本,毕竟装了收音机,还得装喇叭、布线,太麻烦了。

另一方面,那时候的汽车隔音效果特别差。

路况也糟糕得很。就算装了收音机,也听不清啥。

所以,收音机这玩意儿。

对大多数汽车来说。

就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还不如不装。

至于空调。

那更是稀罕物件。

就算是小汽车,安装空调的都少之又少。

更别提卡车了。

在国外,卡车安装空调的情况倒是存在。

但在国内,非凡轻卡若装上空调。

那可就是独一份了。

大家普遍觉得安装空调纯粹是浪费。

坐在车里,想凉快打开车窗就行。

压根没必要装空调。

而且,当时的空调技术也不过关。

要是装在卡车上,估计用不了几个月就会坏掉。

维修成本让人难以承受。

总之,种种因素导致那时的汽车基本都没有收音机和空调。

然而,非凡轻卡却把这两样东西都配备上了。

沈琰手头掌握着技术。

收音机和空调都能自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所以干脆就给安排上了。

对于司机而言,有了空调和收音机。

那可是极大的福利。

沈琰相信这样的车子肯定会受到司机们的欢迎。

这时,汽车厂厂长王福田也爬上了驾驶室。

开始给沈琰讲解车辆情况。

王福田是留学归来的人才。

对汽车领域十分精通,管理能力也相当出色。

他二十来岁就进入国外一家汽车厂。

一路打拼成为高管。

在汽车厂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沈琰了解到这个人后。

便把他请回来负责汽车厂的运营。

王福田指着钥匙孔,满脸自豪地说:

“老板您瞧,这里就是卡车启动的地方。

咱们这辆车采用电动启动,只需轻轻扭动钥匙,发动机就能启动。”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

扭钥匙启动是再平常不过的功能。

可在现在,这可是相当先进的设计。

许多老卡车启动时,司机都得用一根长长的手柄费力地摇动。

尤其是在冬天。

每次启动汽车对老司机们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那种滋味。

不少老司机都深有体会。

沈琰将钥匙插入钥匙孔。

轻轻扭动一格。

仪表盘瞬间亮起。

清晰地显示出水温、油量、机油等各种状态信息。

再扭动一格。

整个汽车微微一动。

代表发动机转速的指针也随之摆动。

这表明汽车已成功启动。

沈琰点头称赞:“不错,启动过程挺顺畅。”

王福田笑着说:

“老板,您的团队研究出来的低温冷启动技术太牛了!

有了这项技术,咱们的轻卡就算在北方零下二十五度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启动。

在全球范围内,这项技术都堪称顶尖。”

说到这儿。

王福田对沈琰佩服得五体投地。

别的不说,单就这项技术而言。

就相当不简单。

他也很好奇老板从哪儿搞来如此先进的技术。

随着发动机启动。

沈琰右手下方一个小小的液晶屏也亮了起来。

这个小屏幕既能显示收音机的频率。

又能展示空调的温度。

亮起的液晶屏给这辆卡车增添了几分神秘的科技感。

看起来格外高大上。

王福田按下一个按键。

立刻,一个出风口呼呼地吹出暖风。

这是暖风开关。

冬天按下它,暖风风扇就会启动。

将发动机水箱散发的热气通过风扇送入车内。

形成暖风。

这个功能耗电量不大。

使用起来非常便捷。

王福田接着说:

“老板,您开几圈试试,给我们提提意见!”

沈琰顿时来了兴致,说道:“好啊!”

说完。

他用力拉上车门。

随后踩下离合,挂上一档。

这款变速箱性能卓越。

挂挡时感觉挡位像是自动吸入一般,轻松顺滑。

沈琰轻轻松开离合。

同时缓慢加油,卡车稳稳地开动了。

汽车厂里的员工们看到汽车顺利开动。

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纷纷鼓掌欢呼起来。

“好!”

“哈哈哈哈,汽车动起来了,这车子的轮胎还是我安装的呢。”

“发动机是我调校的。”

“没想到老板对汽车这么在行,还会开大卡车。”

“呵呵呵,我听说啊,这辆车子就是老板设计的,所以他会开车,一点也不奇怪。”

“厉害啊!”

沈琰握着方向盘,持续加油,车速不断提升。

当汽车速度达到10时速时。

沈琰又轻松地挂入二档、三档,一直挂到六档。

汽车厂的操场面积很大。

而且没什么人,在这儿试车感觉相当不错。

沈琰继续踩下油门。

不知不觉中,汽车速度提升到了100时速。

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解放141。

解放141的最高时速也就90,

再快就不行了。

100公里的时速完全够用了。

毕竟当时大多数道路还是泥土路。

根本跑不起来。

再者,就算是水泥路面,卡车拉着一车货物。

也跑不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